69、第 69 章

字数:6232   加入书签

A+A-

    当晚,吴李氏和吴杨氏没有绣花,而是把玩着林玉婵给的马口罐和画样,好奇地忙碌到天黑。

    第二天,林玉婵就收到了她们的尝试之作。

    她抿嘴,斟酌措辞。

    “八成好。我要了。不过如果你们打算再卖给我,我需要两位学一下绘画基本功。”

    吴李氏手巧,照着描那“妙手秦”的画样,描得八九不离十。反正这年头也没知识产权保护,“妙手秦”的画样也说不定是哪抄的,林玉婵也就没有心理负担,连连称赞真像。

    吴杨氏年轻些,心思活氛,把那画样按照自己的喜好,又发挥了三两分。画出来的也像模像样。林玉婵把自己代入西洋人审美,觉得这罐茶拿出去,应该能在晚宴上收获相当的赞誉。

    只是两人没有受过系统绘画训练,画出来的成品和“妙手秦”有所差距。林玉婵并非专业人士,也说不上具体症结所在。

    吴杨氏听说要学画画,有点畏缩。

    “我们妇道人家,画个绣样全凭感觉,能跟谁学呀?”

    林玉婵瞟一眼厅堂里的牌位:“我请个画师先生来,行么?”

    两婆媳齐齐不做声。

    林玉婵:“每罐五文。可以给两位爷叔换个更高档的阴宅。”

    真不容易。说服两位阿姨见外男,还得靠金钱的力量。

    男画师不难寻。上海到处都是外贸商品,外销画已然成了产业,随便哪个心灵手巧的匠人,练上几个月,就能画出洋人眼中的一派东方风情。

    林玉婵找了个义兴罩着的画坊,一块银元,请了个面目慈善的老先生,这就带着回到石库门租屋。

    一开门,她愣住了。

    堂屋里坐着足有十来个妇人,正在用吴侬软语喳喳聊天!

    吴家父子的牌位被暂时请到了角落里。

    妇女们大多中年往上,梳着光光的发髻,穿着半新的衣裳,有的还戴了首饰,套了绣花弓鞋,神色好像要过节。

    那画师老先生吓了一跳,以为走错场地。

    吴杨氏有点不好意思,笑着介绍:“这都是左邻右舍的老姐妹。她们听说有人找女子绘画,还出五文钱一幅,都吵着要来,我……我们也没办法。”

    林玉婵喜出望外,赶紧拉住逃跑的画师:“您回来,我这就去借凳子!”

    林玉婵租住的石库门小房里,开了临时的绘画作坊。十余个妇人来来去去,绘出的马口罐很快堆成小山。

    高雅的花鸟画打底,边上有描金的“博雅”二字商标。后面是几行英文广告,什么“特级”、“精选”、“香气宜人”之类的好词。

    之所以是英文,是由于所有妇人都不识字,仅能凭经验绣点“福禄寿”之类的贺词,让她们描其他汉字犹如赶鸭子上架,描出来比开蒙小童写的还难看,不如描英文,简单多了。

    这也正符合林玉婵的审美,免除她的密集恐惧。

    至于中文广告词,找个印刷商印出来,放到罐子里就行。

    当然,绘出来的成品,一开始良莠不齐,林玉婵不得不拉下面子,严格筛选。

    “这边一堆罐,不能给钱,就当给各位练手,工本费我出。阿姨……”

    各位阿姨当然有不服气的。吴杨氏说好的,画了就给钱,可不能骗人!

    十几个弄堂阿姨的怨气可不是开玩笑,林玉婵不敢随便拉仇恨,灵机一动,指派吴杨氏当“品控”。

    拿了一个她最初画好的罐子,以此为标准,低于这个水平的一律不收。

    如此,就转嫁大部分矛盾。

    然后她抽样检查。如果吴杨氏错放了一个不合格茶叶罐,倒扣她相应工资。

    中间不免有口角。林玉婵一个十几岁小姑娘,压不服几十岁的弄堂大娘。

    她只能坚持说:“这是我东家的要求。不按这个标准做,我也得打铺盖出门,大家都没钱赚。”

    最后把仇恨拉到没出过面的容闳身上,阿姨们总算消停,同仇敌忾,跟林玉婵一同动脑筋,琢磨怎么才能高效率地满足资本家。

    ……

    毛掌柜看到林玉婵带来的手绘马口罐,再一听成本价,眼睛都直了。

    “姑娘雇的哪家画师,能否给小人介绍一下……”

    林玉婵笑而不语。她才不白给人牵线呢。

    这个绣样小作坊,暂时是她自己的秘密。

    容闳很快贷到款子,银两分批装船,打算出发再次冒险。

    林玉婵拨出时间,到码头相送。

    其实她本不必来的。但她实在是好奇,一万两银子堆出来,得有多大体积。

    其实在晚清时期,钱庄票号已经十分普及,做大生意的老板们也都习惯“异地存取”,不用随身带这么多现银。

    但容闳这次做的是战区生意,太平天国境内纵有票号,怎会兑大清的款子。

    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也是影视剧里最喜闻乐见的方法:搬银子。

    当然那白花花的银子她见不到。但是她看到,义兴的那些特级快船,往日都是拴在码头里轻快飘荡的,如今一个个吃水深深,在纤夫的拉动下笨重地沿河而上,激起一线泥泞,好像成了一块块船形的石头。

    她忍不住咋舌,对自己以前竟痴迷于“随手扔出一千两银子”的古代霸总小说感到十分的惭愧。

    她不敢想,自己这一辈子,能第二次见到这么多钱吗?

    容闳做旅人打扮,笑着问她:“林姑娘,这次要什么伴手礼吗?”

    林玉婵心想,我倒是想要洪秀全的签名,不过估计拿到手还没焐热就被官府捉了。

    况且这一次,容闳并非应邀而去,而是自行前往。太平天国护送的“精兵”应该是请不到了,但凭着一本“天国”盖章的护照,还是可以请各处守军给予方便。

    林玉婵诚诚恳恳地说:“我不要礼物。您千万小心行路,务必平安归来。若有战乱的风声,千万绕得远远的……”

    容闳吐口雪茄烟圈,笑道:“又不是第一次去了,这我自然知道。不过,多谢姑娘叮嘱。”

    林玉婵想想也是,自己低头不好意思。

    对容闳这种天生的冒险家来说,她的“注意安全”如同“多喝热水”一样多余。

    容闳忽然又想起什么,说:“对了,那四千斤茶叶快完工了吧?我已经敲打过常经理和伙计,让他们尽快售卖,回来时我有奖金。不过只怕他们懒散惯了,到时若是销路惨淡……还请姑娘施以援手,别让你的心血烂在我的货架上。”

    林玉婵立刻表态:“冇问题,我尽力!”

    容闳谢过,登上了船。

    林玉婵转过脸,故作惊讶。

    “哎呀苏老板。”

    苏敏官斜靠桅杆上,玉树临风,一直静静看她和容闳说话。直到听她不假思索地说“冇问题我尽力”,终于叹口气,微乎其微地摇头。

    这傻妹丁,稍不注意就吃亏,又答应白做好事。

    他朝她招招手,让她过来,打算教训两句。

    林玉婵却嗤的一笑,反倒朝他摇摇手,说声拜拜。

    容闳托她帮忙的时候,她的确第一时间想到开价;但转而一想,人的性格有差异,容闳秉性厚道,真诚守信,若是她真帮了忙,不用提醒他也会做出合适的酬谢,用不着丑话说前头。那样多绝情啊。

    苏大舵主见她居然抗命不来,冷下脸,只好自己屈尊跳上岸。

    “义兴那边我已安排好了,我离开时正常开张,你放心。”他低声说,“不过,广东那边有几个会众无家可归,愿来投奔。我已去信,请他们过来。上海难民多,户籍管理混乱,最好浑水摸鱼。我这阵子寻到一些门路,花钱就可以改身份。诚叔应该不日即到。他们若不熟悉环境,还请你帮忙招呼一下。”

    林玉婵笑得阳光灿烂,不假思索说:“冇问题,交给我。”

    苏敏官微微欠身,作洗耳恭听状,等她接着讲。

    林玉婵:“保重,再会。”

    苏敏官:“……”

    好心提醒一句:“答应得这么爽快,看来是很喜欢被我剥削了?那我再提点要求……”

    林玉婵笑道:“我是义兴二十五分之一的股东,船行有事我有责,不必再开价。”

    苏敏官忍不住摇头苦笑。她还挺入戏。

    她也许还没意识到,她现在揽越多责任,以后就得分越多权力。照她这么积极下去,过不了几年,天地会两广分舵怕是要姓林了。

    苏敏官心里叹气,看看天上乌云,觉得祖师爷的暴雷就藏在里头,盯着他伺机而动。

    他拍上小姑娘肩膀:“带伞了么?回去注意路上湿滑。”

    她今日扮后生仔,除了单薄点没破绽。码头里都是他的人,远远一看,就是哥俩好。

    林玉婵也关心地说:“你这一路辛苦,嗯……”

    “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就更不用跟他提了。但这年头卫生条件差,他要去的又是战区,小少爷自幼娇生惯养,就算现在沦为普通群众,也保留不少任性的饮食卫生习惯;在大城市还好对付,去了乡野农村,这肠胃约莫要委屈一阵子了。

    于是她说:“注意饮食,饿了别乱吃,千万别生病。”

    她从包里掏出一盒西洋黄油糖,笑嘻嘻塞进他手里。

    苏敏官讶异地看她一眼,又看看手里的铁皮盒,眼中的笑意忽然有些发苦。

    故作关心的套话他常听,但,似乎从家破人亡之后,就没人记得他喜欢吃甜的。

    他咬着嘴唇,一句话没说,扭身跳回船上。

    林玉婵还有半句话没说出来,被他一下晾在那,有点发愣。

    “……千万别生病,否则没人给我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