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苍冷暮年

字数:7297   加入书签

A+A-

    春日款款而来,一连几天,春雨连连,长安城一派烟雨朦胧。上皇闷坐在花萼相辉楼里,想起了宁王几位兄弟皆已先后故去,宠妃杨玉环尸骨埋在马嵬驿荒坡之上。世事纷繁,世人熙来攘往,只剩了他一人,皓首苍颜,孤苦伶仃,心情烦闷,几天不想说话。独自面壁枯坐,不然就抱着琵琶轻拨轻弹,请他用膳,他摇头不语,说得多了,他干脆紧闭双眸,只做不知。

    好不容易天放了晴,蓝天上白云浮动,沉香亭畔牡丹含苞待放。高力士劝明皇:“天晴了,心思也该放晴,上皇,出去走走,散散心吧。”

    “唔,走走罢。”

    二人穿花拂柳,走到了勤政楼下。明皇抬头看去,眼前似乎出现了千秋节楼上张灯结彩,楼下万众欢呼的盛况,眼里一时有了奕奕神采。高力士趁机说道:“上皇,上去看看?”

    “唔,看看,看看!”

    上了楼,明皇移步到了窗前,低头看着长安市井。街上人流熙攘往来,明皇痴痴地看着,良久地站在那里。高力士也不说话,默默地陪他站着,两个人一起看着楼下的行人,万千往事,在两人心头不约而同地萦绕回旋。

    有一个壮年人不经意间一抬头,一眼看见了明皇,喜不自胜地喊出了声来:“看哪看哪,快看啊,大唐黎民百姓的太平天子在楼上!”

    过往的长安百姓听见喊声,纷纷抬头,看见了明皇,欢欣鼓舞齐聚在楼下。闻听了消息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来,楼下人越聚越多,把街道围了个水泄不通。明皇见长安百姓们对他依旧崇拜有加,不禁感慨不已,在楼上对百姓们频频点头,招手致意。楼下的人越发地激动,许多人热泪横流,山呼万岁。

    当晚,李辅国到了宣帝的寝殿。张皇后说:“圣上龙体欠安,刚服药睡下,有事明天再来。”

    李辅国耸肩一笑:“娘娘,不是要紧事,微臣这时敢来么?”

    “什么要紧事?”

    李辅国眨眨眼睛,低声说道:“今日,上皇上了勤政务本楼,百姓们把楼下围了个水泄不通,非但如此,还山呼万岁,上皇也面带喜色欣然领受。他如此这般,还把圣上放在眼里吗?”

    张皇后一听,立刻说:“你快进去吧,把事儿说得重些,轻了,怕他不放在心上。”

    “微臣明白。”

    宣帝在卧榻上昏睡,李辅国喊了好几声,他才微微地睁开了眼睛:“爱卿来了,有要紧事么?”

    “微臣有要紧事,必须当面启奏。”

    “你说吧。”

    “启奏陛下,今日上皇去了勤政务本楼。”

    “他在兴庆宫住着,自然要上勤政楼。”

    “微臣听说,他一上去,长安百姓把勤政楼围了起来,山呼万岁。上皇在楼上满面喜色,十分自得。”

    宣帝翻了一个身,看了李辅国一眼许久没有说话。李辅国又道:“微臣听兴庆宫内侍们议论,言及上皇在宫内不安心颐养天年,处心积虑与朝臣沟通,把玉真公主也请进了宫内长住,私下里,着她结交天宝旧臣。”

    宣帝的身体动了一下,还是一声不响。

    “陛下,微臣有些言语积于胸臆,几次欲想向陛下奏明。但是,虑及陛下对上皇无比孝敬,因此一直隐忍不发。今日,上皇公然在勤政楼上接受百姓朝贺,微臣以为,陛下再置若罔闻,恐后患无穷。再者,有陈玄礼高力士随侍在上皇左右,此二人心机缜密,又有通天的本事,朝中故旧甚多,只怕是——”

    “只怕什么?”

    “只怕是——帮着上皇算计陛下。”

    宣帝咳嗽一声,似乎已经心有所动。李辅国继续说道:“如今,六军将士都是跟随陛下由灵武转战而来的有功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个个都觉得心中不安,只恐陛下帝位岌岌可危。微臣一再地请他们放心,他们还是不能释怀。这些,微臣存在心中已久,不敢不对圣上明言。”

    “你不要说了,朕都知道了。”宣帝声音低微地说:“有些事,朕不好说什么,你就去替朕办了吧。”顿了一顿,他说:“上皇已是风烛残年,来日无多,也不要过分地难为他。”

    “微臣明白。”

    李辅国倒退着出来。张皇后正等在门边:“他怎么说?”

    “圣上命老奴代他办理。”

    “你打算怎么办?”

    李辅国眨眨眼睛:“老奴以为,兴庆宫不能再让上皇住了。”

    “说的是。还有,高力士和陈玄礼不能再留在他的身边,这两个人都是老奸巨猾之辈,上皇受了他二人怂恿,不知还要生出什么事端来。”

    “老奴也是如此想。”

    “依妾身之见,先把他移出兴庆宫,再找个由头,把高力士和陈玄礼赶出长安去!”

    “娘娘安排得好!过几日,就用圣上的名义下诏,请上皇移居西内。”

    七月的一天,陈玄礼匆匆忙忙到太液池边来见上皇:“上皇,鸿胪寺少卿请上皇明日移居西内甘露殿。”

    明皇还没有听得明白:“叫哪个移居西内?”

    “请上皇移居西内甘露殿。”

    明皇呆了一阵,愤然地说:“兴庆宫是朕的最爱,朕哪里都不去,死就死在兴庆宫!”

    高力士急忙把陈玄礼拉到一边:“是哪个要上皇移出兴庆宫?”

    “少卿说,是圣上的意思。”

    “上皇回京之时,圣上曾征询上皇意思,上皇明明告诉他,要在兴庆宫颐养天年。他也一口答应下来,为什么如今出尔反尔,横生变故,要上皇移居西内!”

    陈玄礼说:“世态冷暖,哪里说得清楚。自从上皇返京,他来拜望过几回?!罢,说多少都无用,还是劝劝上皇,走罢。”

    高力士也觉得不走不行,看一眼白发苍苍的明皇,又转过头来,眼里泛起了泪花:“唉——。万没想到,有这一天——!”

    高力士和陈玄礼过去,一左一右,扶着上皇肩头好言相劝:“上皇,我们明日就到西内去罢,圣上已经为上皇安排好了。”

    明皇眼神无光,喃喃地说:“他不是尊朕为圣皇天帝,难道朕这个圣皇连住在自己想住的地方都不行么?!”

    “圣上是觉得上皇一个人住在一人南内,不便他晨昏定省,请安问候,因此才恭请上皇迁入西内。”

    “晨昏定省?!”上皇脸上显出一丝苦笑:“朕回京将要一年,他省问过几回?拜望过几回?”他眼中泪光盈盈:“朕已是万念俱灰,心如止水,只想平安渡过余生,并无一丝一毫非分之想。怎么还是对朕这么不放心,还是要处处提防着朕,朕就如此地招人厌恶么!”

    玉真公主过来,拉住了明皇的一只手:“上皇,还是迁居吧。这样,他安心,你也心中坦荡。”

    “是要迁居的,朕心里都明白,现在,一切都由不得朕了,朕唯有听命于他人,俯首帖耳地听命恭从,叫朕往东,朕就不敢往西——”

    玉真公主垂泪道:“上皇,你迁入西内,玉真就不方便过去了,今日就与上皇道别,明日,玉真就回终南山上的道观去了。”

    上皇一把抓住玉真的手不放:“玉真,不能走!你一定要去,就带上朕一路吧,朕与你一起回你的道观,餐风食露,修身养性,再不问天下之事。”

    玉真公主忍住哀伤劝道:“上皇,万万不可任性使气。日后玉真一定去西内看望你。”

    明皇还是拉着玉真公主的手不放,眼泪汪汪地说:“你要来,一定要来哟!朕的几个兄弟都走了,只剩下朕孤零零的一个人,还有你,你不能再不理会朕,一定要经常要看朕。”

    “一定,一定要去看你。”

    过了几日,李辅国亲自来兴庆宫接上皇迁居。他只带来了二、三十个老弱内侍前来护送。上皇在高力士和陈玄礼扶持下上了马,骑在马上,他恋恋不舍地回头看着兴庆宫,兴庆宫的座座宫殿沐着初阳,也在默默地与他道别。

    走到夹城边,路边立了五百骑射手,荷枪举戟,虎视眈眈地站在路口上。明皇猛一见到,被吓得心惊肉跳,坐在马上,战战兢兢,好几次滚身不由己落马下,又被内侍们扶上马去,

    高力士又气又恨,咬碎了银牙,一狠心拨转马头,到了李辅国马前。厉声喝道:“你给我下马!”

    李辅国故作不知:“为什么要下官下马?”

    高力士怒视着李辅国,一连声说道:“太上皇治理天下,为百姓带来了五十年的太平日子,使我大唐兴盛了五十年之久!功德盖世,才得万众景仰。你也是老臣了,怎么可以对他如此不恭?你是今上身边近臣,旁人若是不知,还以为你是受了今上的指使,才敢于对上皇如此放肆!”

    未发达之前,李辅国是高力士手下一名马夫,对从前的上司,他不敢过分造次。翻身下马。厉声呵斥,命令卫士们把刀剑入鞘。又叫他们齐刷刷跪在路边,齐声高喊:太上皇万福!

    高力士余恨未消,横眉对李辅国说:“你过来,亲自为上皇牵马执蹬。”

    李辅国不敢违拗,按照高力士的指派,亲自牵着明皇的坐骑,一路把他送到了太极宫内。

    夜间,在阴冷的寝宫内,烛火如同鬼火一般,若明若暗,高力士陪守在上皇身边。两个人都是白发如银,在烛光照耀下,熠熠闪着银光。上皇心有余悸,他抱着高力士,哭诉道:“将军,多亏了你呀,不是你呵斥了李辅国,我李阿瞒今日就成了刀下之鬼了!”

    “上皇勿虑,没有人敢动你一根寒毛!”

    明皇把高力士紧紧抱住,是抱住了最后的靠山:“将军,你不要走,你不要离开朕!你一步也不能离开朕。”

    “老奴不走,老奴一步也不离开上皇!”

    “还有陈将军,他也不能走!”

    “是,他跟老奴一起,时刻守在上皇左右。”

    那时,高力士就隐隐地担心:他终究不能留在上皇的身边。这,由不得他,同样,也由不得上皇!

    在甘露殿住了不过一月,一天,刑部突然来了一队人,不由分说,带走了高力士。上皇情急万状,急命陈玄礼去打问。才知道高力士被人告发“潜通逆党”,已经下了刑部大牢。

    明皇急得在大殿里团团乱转:“他日夜伴随老夫左右,须臾不离,到哪里去‘潜通逆党’?!”

    陈玄礼问道:“上皇是否与高力士、王承恩等人上过长庆楼?”

    “是啊,是老夫叫他们陪同老夫上去的。”

    “有人告发说高力士蛊惑上皇上长庆楼,让百姓们拜见,上皇又召羽林将军郭英义上楼赐宴,交结外臣,皆是因为有高力士从中作祟,瞒着上皇,与来历不明之人谋逆造反,妄图逼迫今上退位。”

    明皇呆了许久,才仰天叹道:“天哪,天哪,内廷之内宵小当道,佞臣横行,忠臣贤士遭遇不白之冤!”

    “上皇,有些话藏在心里也就罢了,说得太明白,只恐对上皇不利。”

    明皇一双昏花的老眼泛着泪光:“你去求求他们,好歹让他留在长安。他在朕的身边几十年,旦夕相伴,情同家人,朕一刻也离不得他。”

    陈玄礼面带难色,连连摇头:“上皇,他们不但暗算了高力士,还要逼迫微臣致仕,微臣恐也不能侍奉上皇了。”

    明皇万般无奈茫然无助:“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陈玄礼不忍看他,转过头去,发一声长叹:“唉——,不说也罢!”

    为救高力士,上皇命身边侍从到处奔走,求告。到底也没有能够洗清高力士冤屈。高力士被判长流巫州。

    临行之时,陈玄礼奉明皇之命前往送行,高力士对陈玄礼说:“老奴此去,怕是从此与上皇阴阳两隔,不能伺奉上皇终老,是老奴此生最大的憾事。唯有请陈将军代老奴好生侍奉上皇,让他平安终老天年。老奴即使是身为齑粉,也含笑于九泉。”

    “将军放心去吧,上皇特意让在下奉上银两五百,请将军路上多加保重,到达巫州之后,及早写封书信,免得上皇悬念。”

    高力士感激涕零,跪在地上,向西内的方向连连叩头:“上皇,上皇,老奴去了,只有是一息尚存,老奴一定回来侍奉上皇。上皇多多保重,等着老奴回来。若是生不能相逢,死了,老奴也要与上皇葬在一处!”

    高力士去后不久,陈玄礼又身染重病,卧病在床。上皇想去看望,却被李辅国无端阻止。缠绵病榻数天,陈玄礼竟然溘然长逝。

    上皇闻知,伤心不已,三餐不食,卧在榻上哀哀痛哭;“高将军去了巫州,如今陈将军也舍我而去,朕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形单影只,身边连说一句知心话的人都找不出来。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