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辽东都指挥司

字数:5456   加入书签

A+A-

    辽东都指挥司是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在建制上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随着明朝对辽东的用兵和招抚洪武四年(1371年)在辽东设置定辽都卫洪武六年六月置府、县洪武八年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指挥司治所在辽阳。辖区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北至开原南至旅顺口相当今辽宁省大部。洪武十年府、县都罢黜只留卫所。

    正统年间后因东部蒙古兀良哈诸族南移明朝渐失辽河套地区(今辽河中游两岸地)。

    明朝都城由位于腹地的南京北迁至相当靠近北方边境běi jing后辽东都司地理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成为京师东北部巨大的军事政治屏障辽东都司一旦有失京师就直接暴露于敌人的威胁之下。

    辽东都司的建立促进了对东北地区的开发。

    辽东都司领二十五个卫二个州。即定辽中卫、定辽左卫、定辽右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东宁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广宁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宁前卫、广宁后卫、义州卫、广宁后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右屯卫、广宁前屯卫、沈阳中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沈阳中屯卫、铁岭卫、三万卫、辽海卫自在州、安乐州。

    比较重要的有:

    开原城:有三万卫、辽海卫、安乐州辽东粮食贮存地冶铁所。有南关、北关、西关三关同时也是马市分别与女真蒙古互市。

    铁岭卫:后迁至铁岭开原城南九十里明朝流放犯人的地方之一。

    沈阳城:有沈阳中卫、沈阳中屯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南距辽阳一百二十里沈阳东八十里为抚顺千户所为辽东防御女真的两大重镇之一是辽东三大重镇之一。

    广宁城:有广宁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工部及山东布政司在辽东的收贮库所在地辽东巡抚及辽东总兵驻地主要防卫蒙古部是辽东三大重镇之一。

    锦州城:有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

    宁远卫:依山傍海地势险要东接辽西重镇锦州城西联山海关海路有觉华岛控制渤海湾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商业也很发达辽东冶铁所盛产海盐。

    辽阳城:有定辽中卫、定辽左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东宁卫、自在州辽东治所辽东第一大城。

    盖州卫: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扼守辽东半岛盛产海鱼辽东海运最主要的港口。

    金州卫:辽东二十五卫人口最多的一卫。

    为了加强防御辽东还修建有辽东边墙西起山海关东迄辽宁宽甸县鸭绿江边的一段明长城的总称全长近两千里按其地理位置和修筑年代可以分为三部分。

    辽河流域边墙是三段边墙中修筑时间最早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其形内凹略如一“v”字形从广宁镇静堡起到开原镇北关止长七百余里边墙沿线墩台林立。除西部有一小段石墙外其余全线皆为夯土版筑城墙。

    辽西边墙修筑于明正统年间从山海关外的铁场堡吾名口起至广宁镇静堡止长八百七十里。其间既有夯土墙也有石墙还有山险无墙形势相当险要。

    辽东东部边墙修筑于明成化至万历年间其行经路线从开原镇北关起到丹东鸭绿江畔宽甸江沿台边墙结构有劈山石墙、土墙、木柞墙。

    辽东边墙是明代防御蒙古和女真各部的军事工程沿线计有边堡九十八座墩台八百四十九个边堡驻军从五、六百人到四、五十人不等。在这千里防线上十里一堡五里一台雄关隘口林立烽火台、了望台星罗棋布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是保卫京师běi jing的重要屏障。

    为了加强统治、贯彻政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了多条驿道和星罗棋布的驿站。南方满载物品的船队沿着辽河而上直达开原附近的老米湾有的则在旅顺口或者盖州港登岸陆路北行到达都司治所辽阳。

    辽东地区主要有四条交通线。

    由旅顺口北上经金复盖海四卫等十二站到达辽东都司。

    由山海关东行经宁远锦州海州到达都司治所辽阳。

    自都司治所辽阳北行经虎皮驿沈阳铁岭到开原。

    自都司治所辽阳东南行到九连城。

    明朝对驿站的管理十分严格在地方上的驿站要归布政使和按察使双重领导。辽东都司下并未设立州县因此辽东地区虽然隶属山东管理但是辽东地区的驿站、转运所实际上是由辽东都司及其下属卫所直接管理。

    驿站和转运所设有驿卒每处所应用的马驴牛、船夫和轿夫看具体情况设置。依据规定。一般冲要处需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非冲要处则为二十匹、十匹、五匹。并且各个驿站还要储备充足的粮食以供过路差人食用。从这些资料来看明代zhèng fu对驿站的管理是十分重视的因为驿站管理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明zhèng fu对辽东地区和北部边疆地区的建设和统治。

    驿站的职能首先是飞报军务、传递文报和转运物资要运送大量的粮食、武器、钞、布、棉花、战衣、军鞋等物资。其次是乘送往来公差人员朝贡官员方面。

    辽东都司是明朝流人的重要地区流人即是有罪发配充军的人流刑即是论罪可死但情有可原的发配边疆充军。

    明律合编充军罪有二十二条因此辽东都司因此有大量的流人来此全国各地这些人少部分参战大部分人屯田耕地。这些人有普通民户、反抗的少数民族、私自剃头为僧的人或犯罪的僧人、犯事宦官、贩私盐、犯诬告罪、守备失机的官兵、贪赃枉法、盗窃作弊、宗教逆谋、乱妇jiān情等等。

    辽东都司改州县为卫所但不是把辽东所有的民户都编入军队尽废原来的农工商渔学各业而保留旧业继续施行此地过去州县衙门的规章只不过是军事与行政同为一体了因此辽东都司同时兼有一般地方衙门的行政职能。

    辽东都司的人民是多数为民户少数为军户。明嘉靖时辽东都司总共有二十七八万户每户以五口人计算当有近一百四十万人而其中军户仅为九万户上下约占三分之一。

    即使为军户的可实际上一般只有一人参军其它家庭成员都是种地的农民或是cāo持各种技艺的手工业、商业劳动者。并且朝廷不允许有全家充伍而完全脱离耕稼的现象存在。

    嘉靖时辽东都司有屯田三百多万亩。由于辽东的农业人口多农田面积广所以在辽东的地方经济中农业占主导地位农村问题成了其时影响颇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这就使得辽东都司及其所属卫所不得不把军事以外的行政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及其有关的农贸活动方面。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可知辽东卫所除了组织军事活动、整饬社会秩序、处理民间词讼等职责之外所进行的农村管理事务主要有四项:劝督农桑、征赋派役、管理农贸、赈灾救荒。

    总体而言辽东军政合一体制下的农业经济曾表现出区别于内地的特点。由卫、所军政官员直接督饬耕作活动管理农副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对于时有jing报和衅事的边疆农村及边地集市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维持了大规模、大范围的交换秩序保证各民族之间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的正常进行给关东农村和城镇造成了一个安定的环境为辽东的农业经济包括农贸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稳步发展的机会。

    辽东镇是九边强镇之一地位仅次于蓟镇。全镇原有军兵九万四千六百余员马匹七万七千余匹。除年节逃故外现有官军八万一千九百余员马匹四万三千八百余匹。

    这些军马除了国库拨给的主兵银十六万余两客兵银四万余两外还有当地的屯粮还有各种的**本sè豆**本sè粮折sè银等一年需要粮饷近百万两。

    明初到明中叶由于采取屯田政策辽东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据辽东志载复州卫时有户口七千六百四十户。金州卫有户口四万六千六百二十五户。

    复州卫有耕地一千零四十四倾金州卫有耕地六千多倾。兴屯以前辽官兵衣粮之资仰给朝廷。屯田后岁有羡余数千里内屯堡相望由是罢海运所在建立学校以训子弟。金、复、海、盖四卫被誉为膏腴之地。出现了自汉代以来又一个繁荣时期。

    此间金、复地区除农业外畜牧业、养蚕业、煎盐、炼铁业也较发达。果树种植相当普遍出现了专门从事果树业的专业户。

    农耕的品种和生产工具较前代更多农民在耕耘、选种、灌溉、施肥、园艺各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大量的荒地被垦殖水利事业也发展起来。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品种番薯、玉蜀黍(玉米)、烟草也普遍种植对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间还出现了专营果树的专业户。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煎盐、冶铁、铸铜、造船、制瓷、织染、建筑及军器火药制作、砖瓦等行业兴盛一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当时维修金州城和复州城用的大青砖都是就地取材建大型转窑烧制的其质地坚硬质量上乘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动了港航运输事业的发展旅顺港成为盛极一时的粮食和物资集散地。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旅顺修筑了南城周长一里三百步以储存登州卫海运至辽东的军需物资。后又修筑了木栅围建的北城。永乐十年金州卫指挥使徐刚将旅顺南北两城改建成砖城其仓储功能得到提高。成化十三年(1477年)金、复、盖三卫还分别在旅顺港修建了仓库海运货物随到随收以俟给散足见当时海运事业之盛。

    明代朝廷对商业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商业税只抽三十分之一。勘定度量衡限定物价发行货币鼓励海上贸易。

    文化教育事业也有较大发展。洪武十七年明廷在辽东置都司儒学。金、复、海、盖四州均立孔庙设儒学由官府拨给学田作为学校经费来源。

    明代永乐末年以后金复地区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建筑业超过前代任何时期其代表xing建筑有:金州卫衙门、三十里堡挂符桥、复州砖城、复州羊官堡城、金州砖城、大黑山响水观、胜水寺等。这些建筑都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明朝中兴时期辽东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已基本达到中原的水平。

    ;

    免责声明:本文小说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http://www.sanjiangge.com/)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