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章 说媒

字数:3987   加入书签

A+A-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玉娘自从戴上这玉变得越来越漂亮原本还有些粗糙的脸竟然变得如玉瓷般光滑细嫩出落的更加水灵尤其是那一双眼睛变得水汪汪的又黑又亮烟波流转之间就仿佛有清水流动。美到了什么地步村子里的后生每次路过他家门口都伸张了脖子向里张望就是希望能看上她一眼甚至有那痴的每ri里守在他家门外。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玉娘的变化家人也没有在意倒是说媒的人越来越多了或许是年龄到了以前对嫁人并不上心的玉娘现在却上了心刘老三虽然百般的不情愿但玉娘到了出嫁的年龄那也是留不住。

    “唉——女儿长大了留不住了!”刘老三每ri念叨着声音里面没有喜悦却有失落。

    刘老三没有儿子就这么一个闺女打小就疼的什么似的还请了一个落魄秀才教过玉娘两年女娘读书识字可就不如一般女子那般听话嫁人就要嫁个可心可意的否则宁可不嫁更要先看对方相貌人品。

    但男女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个媒妁指的就是媒人。请媒一般是男方的事若女方对婚姻也有意则可以双方派人互访。有时女方的条件占优势甚至可以委托媒人介绍让男方“倒插门”叫“入赘”。

    刘老三的意思是找个入赘的最好反正最后这家业还不都是留给你们?何况他刘家在村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入赘过来不愁吃不愁喝的还有不乐意的?

    有了这心思就找了个能说会道的媒婆四处寻摸普通人家的少年子弟看看能不能入赘到他刘家但入赘是贱户地位低下生了孩子得姓女方的姓人人都瞧不起比个奴仆也好不了多少好人家的孩子就算穷点也不可能让儿子去做赘婿愿意当赘婿的可想而知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了。

    刘老三张罗了半年也不是没有不愿意入赘的但年龄都太大不是三十多就是四十多要不就是死了婆娘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的林林总总的老刘三都没看上一个更不要说玉娘了。

    父女两个为了这事没少吵闹玉娘绝食相抗刘老三就再也挺不住了找来村子里的花媒婆问问附近有没有门当户对小伙子最好是识文断字白净些的最好人品也要上佳。

    花媒婆并不是专门干这行的只因为几年前丈夫生病花媒婆在庙里许下宏愿如佛祖保佑躲过此难我定说媒积德行善赎过说这辈子要说成一百对于是便成了媒婆。说来也怪自打她许下宏愿丈夫的病随着她保媒成功就好上一分这些年已经说成了几十队她老头子的病也好了七七八八。

    结亲讲究年龄般配不宜相差太多。青田这一带讲究的是“大女婿知道疼”所以“要吃还是大鲤鱼要寻还是大女婿”如若男女如是同岁生ri要相隔一百天才是好姻缘。但玉娘拖了这么两年年可就快十九了女子二八年华就嫁人玉娘这样的已算是大龄女子想要找个般配的却也不容易。

    何况还要讲究个门户相配。俗语说“官配官员配员苫子配篙荐”男女双方本人的条件自然也要相配“郎才女貌”则最受人推崇。如果双方差距过大最后媒又没说成人们就会嘲讽条件差的一方是“强巴结脸”。如女高男低说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如男高女低说那是“土鹌鹑想攀梧桐枝”。即使媒说成了成婚后条件差的一方往往会被瞧不起那ri子也不会过得好。

    花媒婆是个心善的虽然玉娘的要求高了些却也放在了心上附近十里八村的寻找找来找去还真给她找到了这么一户人家姓高高家世代耕读诗书传家有二百亩稻田算得上是个大地主家境也殷实就是离的有些远隔了两座山。

    高员外膝下一子今年二十不给他娶亲是怕他耽误了读书本是想着取了功名再娶妻却没想到去年乡试竟然落了榜连个秀才也没考上高员外也是无奈儿子这么大了还是先娶亲再说功名的事吧。

    高家这般家境眼眶子自然也高媒婆来了不少却是谁也没看上恰巧花媒婆窜亲戚闻听了此事就偷着去瞧了瞧高家公子高公子二十出头唇红齿白相貌不俗是个英俊的小哥穿着儒衫更显得鹤立鸡群卓尔不凡可不就是玉娘想要找的人。

    花媒婆也是个胆大的并未去找高员外而是趁着高公子出门的时候跟在后面将他拽住把玉娘要找夫婿的事说了一遍。老话说三伏天开锅水铁匠的炉子媒婆嘴。花媒婆怎么也是说成了几十对的人一张嘴说的是天花乱坠吐沫横飞直将玉娘说的天下少有什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那是一套一套的。

    有歌谣是赞媒婆的说的是:“东家走西家走两脚奔波气常吼。牵三带四有商量走进人家不怕够。前街某后街某家家户户皆朋友。相逢先把笑颜开惯报新闻不待叩。说也有话也有指长话段舒开手。一家有事百家知何曾三寸三分厚。若还羡他说作高挥干涎沫七八斗。”

    可见这张嘴又多厉害高公子那见过这般阵势登时就被他说的动了心又听说玉娘得先见了人满意的才行也觉得有意思挺刺激他是看过西厢记的想着戏文里的事就有些跃跃yu试。

    高公子为何连个秀才都考不上?都是因为这些杂书害的四书五经没看多少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等杂书倒是看了一脑袋又怎么考得上了?

    花媒婆所说的事跟这些书上写的也不差什么了高公子委实心动就与高婆子商量了个ri子到那时与玉娘相会也看看玉娘是何模样若真是如花媒婆说的那样再去说亲父亲不答应就闹给他看高家就自己这么一根独苗不成也成了。

    这月十五拜神的ri子高公子收拾停当带了个书童到了青田的观音庙玉娘也在刘老三的铺子里说是要去许愿两人碰了头一个英俊潇洒一个美丽无双当真就如王八看绿豆瞬间就瞧对了眼。

    两人感谢花婆子让他两家说合事成之后必有重酬刘家高家都是富户当地有风俗事成之后媒人会得到丰厚的酬谢。那银子还能少了?花媒婆更加上心东家来西家去也不嫌远一张嘴更是口吐莲花硬是说成了这桩亲事为此两家酬谢的银子也不在少数。

    婚姻要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俗间的婚嫁叫法不同但大致也是这几个环节即提媒、批八字、换书儿、落小帖、看ri子、娶亲等。媒人是专司婚嫁双方联络、协商事宜的人其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她穿针引线。

    花媒婆收了银子脚下也勤快半个月的时间将这些杂事办的妥妥的吉ri都选好了就差个迎娶了。

    玉娘出嫁那可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跟他刘家在没什么关系刘老三也不是吝啬的人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也算丰厚但那块玉蝉却是不能带走的那是李公子留下来盆的玉娘带走算是怎么回事?

    玉娘也明白这个道理从怀里取出玉蝉玉蝉已被玉娘盆养了大半年的时间里面红sè的血迹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只有蝉尾还有红sè血迹没退干净玉蝉盘成这个模样只能算是个半成品说也奇怪玉蝉交给刘老三大半年的时间李公子却再也未出现过连铺子都没去过一次但不管如何玉蝉是人家的只要人家来取就得拿得出来。

    可玉蝉如今这个模样刘老三却有点拿不定主意若是就这样交还回去李公子会依?父女两个都明白这个道理玉娘戴玉蝉久了也有些不舍就道父亲拿主意道:“既然答应了人家总要盆好否则就是砸了咱家的招牌不如这样我给爹写个单子就说玉蝉不是陪嫁之物乃是先前答应客人的盘玉我摁上手印在跟夫君说清楚此事到时候李公子来取你到我家中拿回来也就是了。”

    刘老三也觉得是个办法就道:“收了银子有你一百两。”

    玉娘也没在意点头答应写了个单子摁上了手印交给父亲刘老三去了这块心病一心cāo办起女儿的婚事来。

    ri子一转也就到了迎娶这一天。

    免责声明:本文小说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http://www.sanjiangge.com/)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